狂犬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或抓伤传播,也可通过唾液接触黏膜或破损皮肤感染,传播途径主要有动物咬伤、黏膜接触、器官移植、气溶胶吸入四种。
1、动物咬伤患病犬、猫等动物咬伤是主要传播方式,病毒通过伤口侵入神经系统。被咬后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并尽快接种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2、黏膜接触患病动物舔舐眼睛、口腔等黏膜部位可能导致感染。接触后需用大量清水冲洗,并评估暴露等级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3、器官移植接受潜伏期患者的角膜或器官移植可能传播病毒。医疗机构需严格筛查供体,受者出现症状需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4、气溶胶吸入实验室或蝙蝠洞穴中高浓度病毒气溶胶可能经呼吸道感染。高危职业人员需做好防护,暴露后需预防性接种疫苗。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家养宠物定期接种疫苗,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置可有效预防感染。若出现恐水、怕风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