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性肺炎多数情况下属于轻中度感染,严重程度与病原体类型、患者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有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合并慢性病、免疫低下状态。
1、细菌性感染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是常见病因,表现为发热、咳嗽伴黄痰,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或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疗。
2、病毒性感染流感病毒等病原体可引起间质性肺炎,症状包括肌肉酸痛和干咳,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适用于特定病原体,重症需氧疗支持。
3、合并慢性病合并慢阻肺或糖尿病患者易进展为重症,可能出现呼吸衰竭,除抗感染外需强化基础病管理,必要时住院监测血氧饱和度。
4、免疫低下状态肿瘤或HIV感染者肺部感染风险高,可能发生脓毒血症等并发症,需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严重者需入住ICU进行呼吸支持。
建议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治疗期间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并监测体温变化,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接种肺炎疫苗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