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虫入侵可能导致脑膜脑炎,常见于非洲锥虫病或美洲锥虫病患者。锥虫感染后若未及时治疗,寄生虫可突破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膜和脑实质的炎症反应。
非洲锥虫病由布氏锥虫经采采蝇传播,早期表现为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后期寄生虫侵入脑部会出现性格改变、昼夜节律紊乱、进行性嗜睡等症状,最终发展为昏迷。美洲锥虫病由克氏锥虫经锥蝽传播,急性期可能出现心肌炎或脑膜脑炎,慢性期以心脏和消化道病变为主。
少数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非典型表现,如艾滋病患者感染锥虫后可能快速进展为严重脑膜脑炎。某些锥虫亚型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侵袭性更强,如布氏锥虫罗德西亚亚型比冈比亚亚型更易导致急性脑炎。
怀疑锥虫感染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血液涂片、脑脊液检查或分子生物学检测确诊。治疗需使用硝呋莫司、依氟鸟氨酸等特效药物,脑膜脑炎阶段需加强支持治疗。预防重点在于防虫叮咬和筛查献血源,疫区居民应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