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不能仅依靠气雾剂治疗,需结合综合管理方案控制病情。哮喘的治疗主要有规律使用控制药物、按需使用缓解药物、避免诱发因素、定期监测肺功能、接种疫苗等措施。
1、控制药物哮喘患者需长期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气雾剂如布地奈德气雾剂、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等控制气道炎症。这类药物能减少气道高反应性,预防哮喘急性发作,但需持续使用数周才能显效。控制药物是哮喘治疗的基石,不可随意停用。
2、缓解药物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气雾剂如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可在急性发作时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但过度依赖缓解药物会掩盖病情进展,每月使用超过3次提示控制不佳,需调整治疗方案。缓解药物不能替代控制药物。
3、环境控制避免接触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过敏原,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预防呼吸道感染。环境诱因控制可减少药物依赖,室内湿度宜保持在40-50%,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罩。
4、肺功能监测每3-6个月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家用峰流速仪每日监测呼气峰流速值。客观评估肺功能有助于调整药物剂量,当FEV1下降超过个人最佳值20%时需及时就医。
5、免疫预防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每5年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呼吸道感染是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免疫接种可降低重症风险。过敏体质者接种前需评估过敏史。
哮喘患者应建立个体化治疗计划,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控制药物与缓解药物,配合环境管理和定期随访。急性发作时若气雾剂无法缓解,出现口唇紫绀、说话困难等症状需立即急诊。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D,适度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支气管痉挛。保持情绪稳定,学习腹式呼吸技巧,随身携带急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