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大米可通过观察色泽、气味、硬度、碎米率和腹白等特征判断新陈程度。新鲜大米通常具有透明光泽、清香气味、较高硬度和较少碎米,陈米则颜色发黄、有霉味、易碎且腹白明显。
1、色泽新鲜大米颗粒呈现半透明或透明状,表面有自然光泽,胚芽部位颜色鲜亮。陈米因脂肪氧化会逐渐变黄,透明度降低,存放时间越长颜色越暗沉。霉变大米可能出现绿色或黑色斑点,需避免选购。
2、气味抓取少量大米搓热后闻味,新鲜大米散发清淡稻谷香,部分品种带有甜香。陈米因脂肪酸败会产生哈喇味,霉变米有刺鼻异味。真空包装大米开封后若出现酸腐味,说明已发生变质。
3、硬度用牙咬测试米粒硬度,新米质地坚硬不易碎,断面整齐光滑。陈米因水分流失会变脆,轻压易碎成粉末。可将大米放入水中,沉底快且声音清脆者为新米,漂浮或声音沉闷多为陈米。
4、碎米率新鲜大米加工后完整颗粒占比高,碎米率通常低于5%。陈米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裂纹,碎米比例明显增加。选购时可观察包装底部碎米堆积情况,散装米可用筛网检查碎末含量。
5、腹白特征米粒腹部不透明部分称为腹白,新米腹白区域小而均匀。陈米因淀粉老化会导致腹白扩大,严重时形成贯穿整粒的白色线纹。腹白过多的大米煮熟后口感粗糙,黏弹性较差。
日常储存大米应使用密封容器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导致霉变。可放入花椒、大蒜等天然防虫材料,定期检查米缸底部是否结块生虫。建议每次购买2-3个月食用量,开封后尽量在1个月内用完,霉变大米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须立即丢弃不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