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过敏的物质主要有花粉、尘螨、动物皮屑、食物和药物等。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特定物质的异常反应,可能引起皮肤瘙痒、红肿、打喷嚏等症状。
1、花粉花粉是常见的过敏原,主要来自树木、草类和杂草。春季和夏季是花粉过敏的高发季节,患者可能出现过敏性鼻炎、结膜炎等症状。花粉颗粒微小,易通过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后引发免疫反应。过敏体质者应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洗衣物和头发。室内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花粉浓度。
2、尘螨尘螨是微小的节肢动物,常存在于床垫、枕头、地毯和毛绒玩具中。其排泄物和尸体碎片是主要过敏原,可能诱发哮喘、湿疹等疾病。尘螨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保持室内干燥通风有助于减少尘螨滋生。定期用热水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床罩,避免使用厚重窗帘和地毯。
3、动物皮屑猫、狗等宠物的皮屑、唾液和尿液中含有蛋白质过敏原。这些微小颗粒可附着在衣物和家具表面,引起打喷嚏、眼睛发痒等过敏症状。对动物过敏者应避免直接接触宠物,家中不宜饲养带毛宠物。如必须接触,事后需彻底清洁双手和衣物。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可减少室内动物过敏原浓度。
4、食物常见致敏食物包括牛奶、鸡蛋、花生、坚果、海鲜等。食物过敏可能引起荨麻疹、呕吐甚至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婴幼儿是食物过敏的高发人群,家长应谨慎引入易致敏食物。确诊食物过敏后需严格避免摄入相关食物,外出就餐时仔细询问食材成分。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以备急救。
5、药物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阿司匹林等药物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使用药物前应告知医生过敏史,必要时进行皮试。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严重药物过敏患者应佩戴医疗警示手环,避免再次使用致敏药物。
预防过敏需从环境控制和自身防护入手。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和窗帘。过敏季节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口罩和护目镜。饮食上避免已知过敏食物,选择新鲜卫生的食材。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但运动时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并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了解自身过敏情况,有助于针对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