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需注意伤口管理、体位调整、康复训练、疼痛控制和定期复查等问题。
1、伤口管理术后需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污染。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遵医嘱定期更换敷料。若出现发热或伤口剧烈疼痛,应及时就医。术后1-2周内禁止盆浴或游泳,淋浴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
2、体位调整术后早期需严格卧床休息,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脊柱中立位。翻身时应轴向整体转动,避免腰部扭转。下床活动时需佩戴腰围支撑,遵循"三步法":先侧卧、再用手臂支撑坐起、最后缓慢站立。坐立时需保持腰部挺直,避免久坐超过30分钟。
3、康复训练术后2-3天可开始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收缩等床上训练。1周后逐步增加直腿抬高、臀桥等腰部核心肌群锻炼。康复中期可进行游泳、慢走等低冲击运动,禁止弯腰搬重物或剧烈扭转。所有训练需在康复师指导下循序渐进,出现疼痛加重需立即停止。
4、疼痛控制术后疼痛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神经根性疼痛可能需要甲钴胺片、普瑞巴林胶囊等神经营养药物。冰敷可缓解局部肿胀疼痛,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若出现突发剧烈疼痛或下肢麻木加重,需警惕血肿或神经压迫。
5、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腰椎MRI评估恢复情况。复查内容包括神经功能检查、肌力测试和影像学评估。根据复查结果调整康复方案,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物理治疗或硬膜外阻滞等辅助治疗。术后1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3个月内是康复关键期,需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组织修复。饮食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帮助伤口愈合。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影响血液循环。睡眠时可在膝下垫枕保持腰部放松,日常活动需量力而行,逐步恢复工作强度。术后6个月经医生评估后可尝试低强度瑜伽或普拉提增强核心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