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疼痛严重可通过镇痛药物、物理治疗、神经阻滞、心理干预、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术后疼痛可能与神经根受压未完全解除、炎症反应、肌肉痉挛、瘢痕粘连、术后感染等因素有关。
1、镇痛药物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缓解炎症性疼痛,严重者可短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如盐酸曲马多片。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联合普瑞巴林胶囊或加巴喷丁胶囊。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物理治疗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水肿;红外线照射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经皮电神经刺激通过低频电流阻断痛觉传导。需由康复科医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一般每日治疗1次,10-15次为1疗程。
3、神经阻滞对于顽固性神经根疼痛,可在影像引导下进行硬膜外阻滞或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常用药物包括利多卡因注射液和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该治疗需由疼痛科医师操作,短期内可显著缓解放射性疼痛。
4、心理干预慢性术后疼痛患者易合并焦虑抑郁情绪,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调整疼痛认知,生物反馈训练能改善自主神经调节。建议每周进行2-3次心理疏导,必要时联合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等抗抑郁药物。
5、康复训练术后2-3周开始核心肌群训练,包括腹横肌激活、臀桥运动等,逐步过渡到瑞士球训练。水中运动可减轻脊柱负荷,建议每周3次温水泳池锻炼。所有训练需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负重。
术后需保持正确卧姿,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侧卧时双膝间夹枕。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组织修复,每日摄入足量维生素C和钙质。避免久坐久站,每1小时变换体位,6周内禁止弯腰搬重物。如出现发热、切口渗液或下肢肌力下降需立即复诊。定期随访复查MRI评估神经减压情况,多数患者3-6个月疼痛可逐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