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状血管瘤患者平时需注意避免外伤刺激、保持皮肤清洁、观察瘤体变化、减少摩擦刺激。
1、避免外伤刺激草莓状血管瘤由毛细血管增生引起,轻微外伤可能导致出血或感染。日常需避免碰撞、抓挠瘤体部位,儿童患者建议家长修剪指甲并监督活动。
2、保持皮肤清洁瘤体表面皮肤薄弱易受细菌侵袭,需用温水轻柔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婴幼儿患者家长需每日检查会阴、颈部等褶皱处皮肤状态。
3、观察瘤体变化定期测量记录瘤体大小、颜色变化,若出现快速增长、溃疡或出血,应及时就医。家长需每月拍摄照片对比瘤体发展情况。
4、减少摩擦刺激选择柔软宽松衣物覆盖瘤体部位,避免粗糙材质摩擦。婴幼儿患者家长需特别注意纸尿裤边缘对会阴部血管瘤的压迫。
日常可补充维生素C增强血管弹性,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若瘤体位于眼周、气道等关键部位,或伴随血小板减少,需立即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