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管瘤多发生在出生后至1岁内,高峰期在出生后2-4周,少数病例可能延续至幼儿期。发病概率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女性性别等因素相关。
1、新生儿期约30%患儿出生时即存在皮损,多数表现为皮肤红斑或青紫色斑块,建议家长在儿科医生指导下定期观察皮损变化。
2、婴儿早期2-6个月为快速增殖期,瘤体可能增大隆起,家长需避免摩擦损伤,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普萘洛尔口服溶液进行干预。
3、婴儿晚期6-12个月进入稳定期,部分浅表血管瘤开始自发消退,深部血管瘤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深度,家长应记录瘤体大小变化。
4、幼儿期2岁后未消退的血管瘤需考虑脉冲染料激光治疗,伴有溃疡、出血或影响功能的病例建议尽早就诊小儿外科。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注意保持瘤体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定期测量记录病灶大小,喂养时适当增加维生素E含量丰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