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可能由遗传因素、接触刺激物、皮肤屏障受损、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避免诱因、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特应性皮炎与基因突变相关,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建议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地奈德乳膏等免疫调节剂。
2、接触刺激物:洗涤剂或化学物质直接刺激皮肤导致接触性皮炎,需立即用清水冲洗,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3、皮肤屏障受损:过度清洁或环境干燥破坏角质层引发乏脂性皮炎,应减少洗澡频率并使用尿素维E乳膏、凡士林、神经酰胺保湿霜修复屏障。
4、真菌感染:马拉色菌过度增殖诱发脂溢性皮炎,伴随头皮屑增多,可选用酮康唑洗剂、联苯苄唑乳膏、环吡酮胺乳膏等抗真菌药物。
皮炎患者应穿着纯棉衣物,避免搔抓患处,症状持续加重时需及时至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