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大肠镜检查,高危人群可提前至30岁。大肠癌筛查的核心年龄窗口为45-75岁,具体起始时间需结合个人风险因素调整。
大肠镜检查是筛查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无家族史、无肠道症状的低风险人群可从45岁开始每5-10年检查一次。长期吸烟饮酒、肥胖、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不良者,或患有炎症性肠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建议40岁启动筛查。存在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肿瘤综合征,或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的高危个体,筛查年龄需提前至30岁或比家族最早发病年龄早10年。检查频率根据首次结果调整,发现腺瘤等癌前病变者需缩短至1-3年复查。肠镜检查前需完成肠道准备,检查后可能出现短暂腹胀,严重并发症概率较低。
除定期肠镜外,日常需保持膳食纤维摄入,控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食用量,避免久坐并维持规律运动。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持续腹痛等预警症状时,无论年龄均应及时就医。50岁以上人群可配合粪便隐血试验进行初筛,但无法替代肠镜的直观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