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
1、呼吸困难:急性左心衰患者常出现突发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气短,严重时甚至无法平卧。这种情况与肺淤血导致肺泡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2、咳嗽:患者可能伴有持续性咳嗽,尤其在夜间或平卧时加重。咳嗽通常为干咳,严重时可能咳出粉红色泡沫痰,提示肺泡内渗出液增多。
3、粉红色泡沫痰:急性左心衰患者咳出的痰液呈粉红色泡沫状,这是由于肺泡内渗出的血液与空气混合形成。这是左心衰的典型表现之一,提示病情严重。
4、端坐呼吸:患者常采取端坐位以缓解呼吸困难,因为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端坐呼吸是左心衰的重要体征之一。
5、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可能在夜间睡眠中突然因呼吸困难而惊醒,需坐起或站立才能缓解。这种现象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回心血量增多有关。
急性左心衰患者需注意低盐饮食,避免过量饮水,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体重变化,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必要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急性左心衰竭可通过氧疗、药物治疗、体位调整、利尿剂应用、机械通气等方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通常由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感染等因素引起。
1、氧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常伴有低氧血症,需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控制在6-8L/min,必要时可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以改善氧合状态,缓解呼吸困难。氧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
2、药物治疗: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剂量为0.3-0.6mg,每5分钟重复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2mg;呋塞米注射液静脉注射,剂量为20-40mg,必要时可增加至80mg;吗啡注射液皮下注射,剂量为2-4mg,可重复使用,但需注意呼吸抑制等副作用。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3、体位调整:患者需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负荷。体位调整有助于减轻肺淤血,改善呼吸困难症状。避免平卧位,以免加重肺淤血和呼吸困难。
4、利尿剂应用:呋塞米注射液静脉注射,剂量为20-40mg,必要时可增加至80mg;托拉塞米注射液静脉注射,剂量为10-20mg。利尿剂可快速减轻肺淤血,缓解呼吸困难。使用利尿剂时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防止低钾血症等并发症。
5、机械通气: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需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以改善氧合状态,缓解呼吸困难。机械通气参数设置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潮气量设置为6-8ml/kg,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吸氧浓度为40-60%。机械通气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参数。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需注意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5g,避免高盐食物如腌制品、酱菜等;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监测心功能变化;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