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肝脏和各种瘦肉能补铁,是膳食铁的重要来源。动物肝脏富含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瘦肉也含有一定量的铁,但含量和吸收率略低于肝脏。补铁时需注意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避免与咖啡、茶等同服影响吸收效率。
动物肝脏的铁含量显著高于瘦肉,以猪肝为例,每100克约含铁22毫克,且为血红素铁,人体吸收率可达15%-35%。常见补铁效果较好的肝脏包括猪肝、鸡肝、鸭肝等,建议每周食用1-2次,每次50克左右。烹饪时可采用熘肝尖、酱爆肝片等方式,避免高温油炸破坏营养素。同时需注意肝脏中维生素A含量较高,孕妇不宜频繁食用。
瘦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铁含量约为2-3毫克/100克,虽低于肝脏但胜在食用频率可更高。瘦牛肉的铁吸收率约10%-20%,建议选择里脊、腿肉等低脂部位,采用炖煮、快炒等烹调方式。禽类瘦肉如鸡胸肉铁含量相对较低,约1毫克/100克,但脂肪含量少更适合控制体重人群。鱼类中贝类含铁较丰富,如蛤蜊、牡蛎等,但普通鱼肉含铁量有限。
补铁期间建议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青椒、猕猴桃、橙子等,可提高铁吸收率2-3倍。避免与钙剂、全谷物、咖啡、浓茶同餐食用,这些食物中的植酸、多酚类物质会抑制铁吸收。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单纯食补可能不足,需在医生指导下配合铁剂治疗。日常饮食应注意多样化,长期过量摄入动物肝脏可能导致维生素A蓄积中毒,建议普通成人每周肝脏摄入不超过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