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但遗传概率受多种因素影响。癫痫的遗传性主要与家族史、基因突变类型及具体病因有关,部分特发性癫痫具有明确遗传倾向,而症状性癫痫通常不直接遗传。
若父母一方患有特发性癫痫,子女患病概率可能略高于普通人群,但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明显遗传。这类癫痫通常与特定基因突变相关,如钠离子通道基因SCN1A或GABA受体基因突变,可能通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递。临床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或失神发作,脑电图检查可见异常放电。治疗需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或拉莫三嗪片等抗癫痫药物。
少数情况下,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或染色体异常综合征伴发的癫痫可能具有较高遗传风险。例如结节性硬化症相关的癫痫发作,其致病基因TSC1/TSC2突变可能以50%概率遗传给后代,患者除癫痫外常伴有皮肤色素脱失斑、智力障碍等症状。此类情况需通过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评估风险,孕期可通过羊水穿刺进行产前诊断。新生儿若确诊需早期干预,使用氨己烯酸散等药物控制发作。
建议有癫痫家族史的育龄人群进行孕前遗传咨询,孕期定期进行产检和胎儿监测。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酒等诱发因素,严格遵医嘱用药控制发作。若计划妊娠,需提前与神经科医生沟通调整药物方案,避免丙戊酸等可能致畸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