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对听力造成暂时性影响,主要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常见于感冒、腺样体肥大、咽鼓管功能障碍及鼻咽部肿瘤等因素引起。
1.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咽鼓管黏膜充血肿胀,中耳腔负压形成积液。建议保持鼻腔通畅,可遵医嘱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欧龙马滴剂或鼻用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
2. 腺样体肥大儿童多见,肥大的腺样体阻塞咽鼓管咽口。家长需观察孩子睡眠张口呼吸情况,必要时行腺样体切除术,术前可使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或鼻喷激素控制炎症。
3. 咽鼓管功能障碍可能与腭裂、鼻中隔偏曲等结构异常有关,表现为耳闷胀感。需耳鼻喉科评估,可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急性期可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促进黏液排出。
4. 鼻咽部肿瘤罕见但需警惕,可能伴随涕中带血。需鼻咽镜排查,确诊后需放疗或手术,治疗期间可配合使用桃金娘油肠溶胶囊改善分泌物性状。
建议避免用力擤鼻,乘坐飞机时可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病程超过3个月或听力显著下降需及时耳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