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血液传播主要通过输血、共用注射器、职业暴露、母婴垂直传播等途径传染。病毒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感染。
1、输血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可直接感染,我国自1998年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后经输血感染概率已大幅降低,但仍需警惕非法采供血行为。
2、共用注射器吸毒人员共用针具时残留血液可造成传播,病毒在注射器内存活时间可达数天,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能有效阻断该传播途径。
3、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被污染针具刺伤后感染概率约0.3%,需在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如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等组合方案。
4、母婴传播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母血或产道分泌物可能感染,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使传播率从45%降至2%以下。
避免非正规医疗操作,伤口接触他人血液后立即用流动水冲洗,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可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阻断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