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玉米需要注意适量食用、避免变质玉米、特殊人群控制摄入量、合理搭配以及烹饪方式选择等事项。
1、适量食用玉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胃肠胀气或消化不良。健康成年人每日建议食用50-100克鲜玉米或30-50克玉米糁,糖尿病患者需减少食用量。玉米胚芽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开袋后需尽快食用避免氧化。
2、避免变质玉米霉变玉米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等致癌物质,选购时需观察玉米粒是否完整、颜色均匀。储存时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去壳玉米建议冷藏并在3天内食用完毕。若发现玉米有黑斑、酸味或粘液渗出应立即丢弃。
3、特殊人群控制胃肠功能较弱者需将玉米研磨成糊状食用,避免整粒玉米加重消化负担。肾功能不全患者需限制玉米等高钾食物的摄入量。对玉米蛋白过敏的人群应完全避免食用玉米及其制品。
4、合理搭配玉米与高钙食物同食可能影响钙质吸收,建议间隔2小时食用。搭配豆类可提高蛋白质利用率,与绿叶蔬菜同食有助于营养均衡。避免与高糖食物大量同食,防止血糖快速升高。
5、烹饪方式蒸煮玉米能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水煮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烤玉米可能产生丙烯酰胺,建议控制火候避免焦糊。加工玉米制品如玉米片可能含较多添加剂,应选择无添加产品。
食用玉米后出现腹胀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消化,过敏体质者首次尝试需少量测试。建议选择当季新鲜玉米,避免长期单一食用玉米导致营养不均衡。玉米须可煮水饮用有利尿作用,但肾功能异常者慎用。储存干玉米需密封防潮,定期检查是否生虫。烹饪前充分清洗去除表面农残,有机玉米更适合婴幼儿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