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骨科

髌骨骨折手术后多久可以下地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蒙岭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脚崴骨折多久后可以下地走路

脚踝骨折后下地行走时间通常需要6-12周,具体恢复周期与骨折类型、固定方式、康复训练及个人体质密切相关。

1、骨折类型:

无移位稳定性骨折通常6-8周可尝试部分负重,粉碎性骨折或关节面受累者需延长至10-12周。踝关节三踝骨折因涉及内外后踝多个结构,愈合时间较单踝骨折延长30%-50%。

2、固定方式:

石膏固定者需持续4-6周才能拆除,期间禁止负重。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术后2-3周可在支具保护下开始渐进性负重,比传统外固定方式提前2-4周恢复活动。

3、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需进行踝泵运动、抗阻训练等康复治疗,肌力恢复至健侧80%以上方可完全负重。早期介入气压治疗和冷热交替疗法能缩短肿胀消退时间约1-2周。

4、年龄因素:

青少年患者因代谢旺盛,骨痂形成速度比中老年人快20%-30%,通常可提前1-2周负重。骨质疏松患者需延长保护期,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内固定失效。

5、并发症影响:

合并韧带损伤者需额外3-4周修复期,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或关节僵硬时,下地时间可能推迟至3个月以上。定期复查X线确认骨折线模糊是负重的重要前提。

康复期间建议穿戴医用踝关节支具逐步增加负重,初期使用双拐过渡至单拐。每日进行踝关节屈伸训练300次以上,配合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饮食注意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每日摄入500ml牛奶或等效乳制品,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愈合。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常响声,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复查。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疼痛 副伤寒 酒糟鼻 慢性胃炎 玻璃体出血 腹膜良性间皮瘤 勒夫勒心内膜炎 脉络丛乳头状瘤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