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吃什么吐什么可能由喂养不当、急性胃肠炎、食物过敏、胃食管反流、肠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药物治疗、过敏原回避、体位管理、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喂养不当:
喂养过量、进食过快或食物性状不合适可能刺激婴幼儿消化道。建议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米糊、苹果泥等半流质食物,避免喂食后立即平卧。若伴随哭闹不安,需警惕肠套叠可能。
2、急性胃肠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会导致胃肠黏膜充血水肿,表现为喷射性呕吐伴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多见,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持续发热需排除细菌性痢疾。
3、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鸡蛋等过敏原可引发呕吐伴皮疹。回避可疑过敏食物2-4周,改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严重过敏反应可能出现喉头水肿,需立即就医。
4、胃食管反流:
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全使胃内容物反流,常见餐后呕吐。喂奶后竖抱30分钟,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反复吐奶伴体重不增需排除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5、肠梗阻:
肠套叠、疝气嵌顿等机械性梗阻会出现胆汁性呕吐。腹部触及包块、果酱样大便为危险信号,需急诊超声检查。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可能表现为慢性腹胀呕吐。
保持喂养器具清洁消毒,呕吐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恢复期可尝试米汤、稀释果汁补充电解质,逐步过渡到香蕉、馒头等低纤维食物。观察尿量、精神状态变化,持续呕吐超过8小时或出现嗜睡、前囟凹陷等脱水表现时,需立即儿科急诊。避免强迫进食,记录呕吐物性状与进食时间关联性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