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异常综合征存活率差异较大,通常与疾病分型、年龄、治疗方案等因素有关,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低危组生存期、中危组进展风险、高危组转化概率、治疗反应性等。
1、低危组生存期低危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可达数年,主要表现为顽固性贫血,可能与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异常有关,治疗以输血支持、促红细胞生成素为主。
2、中危组进展风险中危组患者3-5年生存率约50%,常伴随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与染色体异常相关,需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或免疫调节剂治疗。
3、高危组转化概率高危组患者1年内转化为急性白血病概率较高,多伴有原始细胞比例增高,与复杂核型异常密切相关,需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4、治疗反应性对去甲基化药物敏感患者可延长生存期,治疗有效者中位生存期可提高数月到数年,治疗无效者预后较差。
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血常规和骨髓象,根据国际预后评分系统动态评估风险,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注意预防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