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需重点关注消化道保护、出血风险监测、药物相互作用、心血管事件评估及用药依从性管理五点。
1、消化道保护:
阿司匹林可能损伤胃黏膜导致消化道出血,尤其既往有胃溃疡病史者风险更高。建议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避免空腹服药。出现黑便、呕血等表现需立即就医。
2、出血风险监测:
该药会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皮下瘀斑、鼻衄、牙龈出血等风险。术前需停药5-7天,定期检查凝血功能。严重出血时应及时输注血小板或使用止血药物。
3、药物相互作用:
与华法林合用会增强抗凝效果,与布洛芬联用降低心血管保护作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加重胃黏膜损伤,利尿剂影响药物排泄。合并用药需间隔2小时以上。
4、心血管评估:
二级预防患者不可随意停药,但需每半年评估缺血与出血风险平衡。突发胸痛加重可能提示抗血小板治疗失效,需调整用药方案。
5、依从性管理:
设置服药提醒避免漏服,旅行时备足药量。肠溶片应整片吞服,不可嚼碎。记录用药后不适症状,复诊时向医生详细反馈。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每日补充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等蔬菜。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指标,每年完成胃镜检查。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及时就诊,切勿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脑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主要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既往脑梗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者。不推荐健康人群常规服用。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的主要病因,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堵塞。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抑制环氧酶-1,减少血栓素A2生成,从而减弱血小板黏附能力。临床研究显示,规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使高危人群脑梗发生率降低。但该效果与个体风险等级相关,对低危人群获益有限。
阿司匹林存在消化道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风险。活动性溃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出血体质患者禁用。与抗凝药物联用可能增加出血概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阿司匹林抵抗现象,此时需考虑替代抗血小板方案。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粪便潜血、血小板功能等指标。
预防脑梗需采取综合措施,除药物干预外应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保持规律运动。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等筛查。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卒中征兆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