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S3段是肝脏解剖学上的左外叶上段,属于Couinaud肝分段系统中的功能性区域。
肝脏根据Couinaud分段法分为8个功能性独立段,S3段位于左外叶上部,与S2段共同构成左外叶。该段在解剖学上以肝左静脉为界,上方毗邻膈肌,下方与S4段相邻。S3段在影像学检查中可通过门静脉左支矢状部作为定位标志,其血供主要来自门静脉左支和肝左动脉分支,胆汁引流至左肝管。临床中S3段病变可能表现为局部占位或功能异常,需结合增强CT或MRI明确位置。由于肝脏各段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和血供,精准定位对手术规划、肿瘤切除或活组织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日常需避免酗酒、高脂饮食等伤肝行为,定期体检可通过超声筛查肝脏异常。若检查发现S3段病变,应及时就医评估,避免自行用药加重肝脏负担。肝功能异常者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但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
肝脏位于人体右上腹部,大部分被右侧肋骨覆盖,小部分延伸至左上腹,上界约平第五肋间,下界一般不超出右侧肋弓。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呈楔形结构,借助韧带固定于膈肌下方。其右叶体积较大,占据右上腹大部分空间,左叶较小,向左延伸至胃上方。肝脏的膈面紧贴膈肌,脏面与胃、十二指肠、胆囊等器官相邻。正常成人肝脏重量约1200-1500克,男性略重于女性。肝脏位置会随呼吸运动上下移动1-3厘米,深吸气时下移更明显。体型较瘦者可能触及肝脏下缘,但质地柔软无触痛。肥胖者因腹壁脂肪增厚通常难以触及。仰卧位时肝脏因重力作用稍向后移位,左侧卧位时右叶更易触及。儿童肝脏相对体积较大,5岁前常可在右肋缘下2厘米内触及。妊娠晚期子宫增大可能将肝脏向上推移。肝脏体表投影可用三点定位法描述:右锁骨中线与第五肋交点、右腋中线与第七肋交点、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隙交点,三点连线形成的区域即为肝脏投影范围。
日常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膈肌运动,有助于改善肝脏血液循环。避免长期穿着过紧衣物或腰带压迫肝区。突发右上腹剧烈疼痛伴黄疸需警惕胆道系统疾病。定期体检中肝脏超声检查能直观评估位置与形态变化。维持标准体重可减少脂肪肝对肝脏位置的异常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