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可通过痰涂片检查、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等方式确诊。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也可累及其他器官。
1、痰涂片检查痰涂片检查是诊断肺结核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痰液中是否存在抗酸杆菌。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但灵敏度相对较低,可能需要多次检查以提高检出率。检查前应采集清晨第一口痰,连续检查三天可提高准确性。
2、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又称PPD试验,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观察注射部位皮肤反应。该试验主要用于筛查结核感染,但不能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结果需在注射后48-72小时读取,硬结直径超过一定标准为阳性反应。
3、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结核病灶的典型表现,如浸润性阴影、空洞形成等。该方法简便快捷,是肺结核筛查的重要手段。但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孕妇和儿童应谨慎选择该检查。
4、胸部CT检查胸部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细节,对早期病变和小病灶的检出率高于X线。高分辨率CT可发现微小粟粒结节和早期浸润灶,有助于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但检查费用较高,辐射剂量大于X线。
5、分子生物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如GeneXpert检测可直接检测痰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DNA,具有快速、高灵敏度的特点。该方法可在2小时内获得结果,并能检测利福平耐药性。适用于疑似耐药结核或HIV合并感染患者的快速诊断。
确诊肺结核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多种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患者应遵医嘱完成全部检查,确诊后需规范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加强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监测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筛查,早期发现潜在感染者。完成全程规范治疗是治愈结核病的关键。
午饭后一般可以做肺结核检查,但部分检查项目可能受进食影响。肺结核检查主要包括结核菌素试验、痰涂片检查、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等方法。
1、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是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来检测机体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试验方法。该检查不受进食影响,餐前餐后均可进行。注射后需在48-72小时观察皮肤硬结反应,测量硬结直径判断结果。检查前无须空腹,但应避免在注射部位涂抹药物或抓挠。
2、痰涂片检查痰涂片检查是通过显微镜检查痰液中是否存在抗酸杆菌的检测方法。该检查对进食无特殊要求,但建议采集晨起第一口痰液以提高检出率。检查前应漱口清洁口腔,深咳获取下呼吸道分泌物。痰标本应在2小时内送检,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细菌死亡。
3、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肺结核筛查的常规影像学方法。普通胸片检查不受饮食影响,但若需进行增强CT等特殊检查则可能需要空腹。检查时应去除金属物品,配合技师指令完成吸气屏气动作。孕妇应告知权衡检查必要性。
4、胸部CT检查胸部CT能更清晰显示肺结核的细微病变。普通平扫CT无须空腹,但增强CT需禁食4-6小时。检查前应去除身上金属物品,对碘造影剂过敏者需提前告知检查过程中需保持静止,按指令屏气配合扫描。
5、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是将标本接种于特殊培养基进行病原学确诊的方法。该检查对饮食无特殊要求,但标本采集质量直接影响培养结果。痰标本应来自深部呼吸道,避免唾液污染。培养周期较长,通常需要4-8周才能获得最终结果。
进行肺结核检查前应保持正常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检查当天可正常进食清淡饮食,但不宜过饱。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携带既往病历资料供医生参考。若需进行多项检查,建议提前与医生沟通检查顺序和注意事项。检查后应遵医嘱定期复查,配合完成全程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