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后跟肿痛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冷敷缓解疼痛、使用消炎药物、根管治疗、手术切开引流等方式治疗。牙后跟肿痛通常由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牙周脓肿、龋齿继发感染、外伤等因素引起。
1、保持口腔清洁牙后跟肿痛时需加强口腔清洁,每日用温盐水或医用漱口水漱口3-4次,每次进食后及时清除食物残渣。选择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患处周围,避免刺激肿胀部位。智齿冠周炎患者可使用冲牙器冲洗盲袋,减少细菌滋生。家长需监督儿童使用儿童专用牙线清理牙缝。
2、冷敷缓解疼痛在肿胀初期48小时内可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面部对应位置,每次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组织渗出,缓解牙龈跳痛感。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冷敷后保持患侧卧位休息。若伴有发热症状需停止冷敷并及时就医。
3、使用消炎药物细菌感染引起的肿痛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可缓解疼痛和消炎。化脓性感染需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局部抗菌。药物使用不得超过3天未缓解应复诊。
4、根管治疗根尖周炎导致的肿痛需进行开髓引流,清除坏死牙髓后根管预备消毒。治疗分2-3次完成,包括临时填充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最终用牙胶尖充填根管。严重者需配合根尖切除术,术后拍摄X线片确认充填效果。治疗期间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
5、手术切开引流形成明显波动性脓肿时需在局麻下切开排脓,放置橡皮引流条保持引流通畅。智齿阻生伴冠周脓肿需同期拔除患牙,骨膜下脓肿需刮除坏死组织。术后24小时内禁止漱口,进流食避免血凝块脱落。配合静脉注射抗生素控制感染扩散。
牙后跟肿痛期间应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蔬菜粥、蒸蛋羹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促进代谢,睡眠时垫高枕头减轻充血。恢复期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妊娠期妇女用药前需咨询产科医生。若肿痛持续加重伴张口受限、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诊口腔颌面外科。
脚后跟粗糙可通过保湿护理、物理去角质、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脚后跟粗糙通常与皮肤干燥、摩擦刺激或角化异常有关。日常建议使用含尿素、水杨酸成分的润肤霜厚涂,穿棉质透气袜子减少摩擦。物理去角质可每周用温水泡脚后,用浮石轻柔打磨死皮,避免过度刺激。若伴随皲裂或疼痛,可能与角化型足癣有关,可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或维A酸乳膏改善角化。糖尿病患者出现顽固性脚后跟皲裂需优先排查血糖控制情况。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穿硬底鞋,秋冬季节加强保湿可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