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可能引发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还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凝血障碍、内分泌失调等问题。慢性肝炎的危害主要有肝功能持续损伤、门静脉高压、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全身代谢紊乱等。
1、肝功能持续损伤慢性肝炎会导致肝细胞反复坏死和再生,长期炎症刺激可能造成肝纤维化。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胀、乏力等症状。肝功能检查常显示转氨酶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需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等保肝药物,并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
2、门静脉高压肝脏纤维化进展可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等并发症。患者可能出现呕血、黑便、腹水等症状。胃镜检查可发现静脉曲张,需预防性使用普萘洛尔片降低门脉压力,严重时需进行内镜下套扎或TIPS手术干预。
3、肝性脑病肝脏解毒功能下降时,血氨等毒性物质可能透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早期表现为睡眠颠倒、计算力下降,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菌群,必要时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降低血氨。
4、肝肾综合征晚期肝病可能继发肾功能损害,表现为少尿、血肌酐升高。这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肾血管收缩等因素有关。需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监测尿量和肾功能,必要时采用特利加压素注射液联合白蛋白扩容治疗。
5、全身代谢紊乱肝脏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等多种物质代谢,慢性肝炎患者易出现营养不良、糖尿病、骨质疏松等问题。需保证每日足够热量摄入,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定期检测骨密度和血糖水平。乙肝患者还应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损伤的药物。
慢性肝炎患者需严格戒酒,避免高脂饮食,每日保证适量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清等。建议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载量、甲胎蛋白及肝脏影像学检查,乙肝患者应遵医嘱规范抗病毒治疗,不可自行停药。出现腹胀加重、下肢水肿、意识改变等异常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慢性肝炎一般不会通过吃饭传染,但存在极少数特殊情况。
慢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日常共用餐具、共食或正常社交接触不会导致病毒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是常见的慢性肝炎病原体,它们无法通过消化道传播,因为胃酸能有效灭活这些病毒。
在口腔黏膜破损或出血的情况下,如果健康人群与患者共用餐具且接触了含有病毒的血液,存在理论上的传播风险。这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发生概率极低,需要同时满足多个条件才可能实现传播。
建议慢性肝炎患者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用品,健康人群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