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严重时可能继发皮肤感染、引发睡眠障碍、导致心理问题、诱发过敏反应、增加其他皮肤病风险。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红斑、渗出等症状。
1. 皮肤感染湿疹严重时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容易继发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细菌感染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为脓疱、结痂;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可导致疱疹性湿疹;真菌感染可能加重皮肤炎症。感染会延长病程,需及时抗感染治疗。
2. 睡眠障碍剧烈瘙痒是严重湿疹的主要症状,夜间尤为明显,可能干扰睡眠周期。长期睡眠剥夺会影响免疫功能、加重皮肤炎症,形成恶性循环。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成人可能出现日间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3. 心理问题慢性瘙痒和可见皮损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患者因外观改变产生社交回避,儿童可能遭受同伴排斥。心理压力又会通过神经免疫途径加重湿疹,形成心身交互影响的病理循环。
4. 过敏反应严重湿疹患者皮肤通透性增加,更易接触环境过敏原。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特应性疾病,这种现象称为"特应性进程"。部分患者会出现多种食物过敏,需严格排查过敏原。
5. 其他皮肤病长期搔抓可能导致皮肤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或减退。部分患者会发展为红皮病型湿疹,表现为全身皮肤潮红、脱屑。反复炎症还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并发症。
湿疹加重时应避免过度清洗和使用刺激性护肤品,穿着纯棉透气衣物。保持室内湿度,控制环境温度在22-26℃。可尝试燕麦浴、冷敷缓解瘙痒,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药物。严重者可能需要紫外线疗法或系统性免疫调节治疗,同时建议心理评估和干预。定期随访皮肤科建立长期管理方案。
小儿支原体肺炎可能引发支气管炎、中耳炎、肺不张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患儿可能出现持续咳嗽、发热、胸痛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炎症可能扩散至支气管,引发支气管炎,表现为喘息、气促。部分患儿可能并发中耳炎,出现耳痛、听力下降。病情进展时,肺泡内渗出物增多可导致肺不张,影响气体交换。极少数重症患儿因肺部广泛病变可能出现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支持。
患儿确诊后应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罗红霉素颗粒等药物治疗,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