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中医辨证疗法主要包括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伤肺证、痰湿阻肺证和肺脾气虚证五种类型。中医治疗需根据具体证型选用相应方剂或针灸疗法,同时配合饮食调理。
一、风寒袭肺证多因外感风寒导致肺气失宣,表现为咳嗽声重、痰白清稀、鼻塞流清涕。常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含麻黄、杏仁等宣肺散寒药物。针灸可选肺俞、列缺等穴位。患者应避免生冷食物,可适量饮用姜枣茶驱散寒邪。
二、风热犯肺证由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引起,症状见咳嗽气粗、痰黄黏稠、咽喉肿痛。桑菊饮或银翘散为主要方剂,含桑叶、菊花等清热宣肺成分。针灸取大椎、曲池等穴疏风清热。饮食宜清淡,可食用梨子、枇杷等润肺食材。
三、燥邪伤肺证秋燥伤肺或久咳伤津所致,表现为干咳少痰、咽干鼻燥。桑杏汤或清燥救肺汤为首选,含沙参、麦冬等养阴润燥药物。针灸治疗选取太渊、鱼际等穴。建议多食百合、银耳等滋阴之品,避免辛辣燥热食物。
四、痰湿阻肺证因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症状见咳嗽痰多、胸闷气促。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常用,含半夏、陈皮等燥湿化痰药。针灸取丰隆、中脘等穴健脾化痰。饮食需忌肥甘厚味,可适量食用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
五、肺脾气虚证久病体虚或劳倦伤脾所致,表现为咳嗽无力、气短懒言。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为主方,含黄芪、党参等补益脾肺药物。针灸选用足三里、脾俞等穴。宜食山药、莲子等补气健脾之物,避免过度劳累。
支气管炎患者除辨证治疗外,需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保持居室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每日适量饮用温开水有助于稀释痰液。咳嗽期间可练习腹式呼吸改善通气功能,饮食宜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急性发作期应充分休息,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中医调理期间应记录咳嗽频率、痰液性状等变化,便于医生评估疗效。
荨麻疹在中医辨证中可分为风寒束表型、风热犯表型、胃肠湿热型及血虚风燥型等证型。
风寒束表型多因外感风寒所致,表现为风团色白、遇冷加重,常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治疗。风热犯表型常见风团鲜红、灼热瘙痒,多选用消风散清热疏风。胃肠湿热型与饮食不节相关,伴随脘腹胀满、大便黏滞,宜用防风通圣散调理脾胃。血虚风燥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皮肤干燥脱屑,当归饮子可养血祛风。各证型均需结合舌脉特征辨证,如舌淡苔白属寒证,舌红苔黄属热证。
患者应避免抓挠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急性发作期记录饮食与诱因。慢性患者可配合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但须在中医师指导下调整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