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孔可能有后遗症,常见包括听力下降、反复感染和中耳结构损伤。
鼓膜穿孔后,外耳道与中耳腔直接相通,声波传导效率降低,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穿孔边缘未愈合时,洗澡或游泳易使污水进入中耳,引发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长期慢性炎症可能侵蚀听小骨链,造成锤骨、砧骨固定或缺损,进一步加重听力障碍。若穿孔直径超过鼓膜面积的50%,中耳黏膜长期暴露于外环境,可导致鼓室硬化或胆脂瘤形成。
部分患者穿孔愈合后形成钙化斑或纤维瘢痕,使鼓膜振动弹性减弱。儿童患者因咽鼓管功能未发育完善,更易继发分泌性中耳炎。外伤性穿孔合并颞骨骨折时,可能伴随面神经损伤或脑脊液耳漏。
建议避免用力擤鼻及耳道进水,出现耳痛流脓及时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