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药物球囊扩张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血栓抽吸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通过导管技术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供血。该方法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首选治疗方案,需要在发病后12小时内实施。治疗过程中可能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形成。
2、药物球囊扩张术:
使用带有药物的球囊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既能解除血管狭窄,又能释放药物抑制血管内膜增生。适用于部分不适合支架植入的患者,但存在血管弹性回缩的风险。
3、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在球囊扩张后植入金属支架保持血管通畅。支架分为裸金属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两种类型,后者可显著降低再狭窄率。术后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
4、血栓抽吸术:
通过特殊导管抽吸冠状动脉内的血栓,适用于血栓负荷重的患者。该方法能快速恢复血流,但单独使用可能无法解决血管狭窄问题,常需联合其他介入治疗。
5、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对多支血管病变或介入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采用外科搭桥手术。通过取患者自身血管建立新的血流通道,绕过堵塞的冠状动脉。该手术创伤较大,需要开胸和体外循环。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饮食应低盐低脂,控制总热量摄入,多吃新鲜蔬果和全谷物。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出现胸痛、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冠心病介入手术前需要准备术前检查、药物调整、心理准备、生活安排、物品携带等事项。介入手术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等方式。
1、术前检查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评估手术耐受性。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心脏功能状态。冠状动脉造影是确定病变位置的必要检查,需提前完成影像学评估。
2、药物调整术前需遵医嘱调整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方案,通常需要提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正在使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的患者需要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暂停。控制血压、血糖的药物需持续使用至手术当日清晨。
3、心理准备了解手术流程和注意事项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术前医护人员会详细说明麻醉方式、手术步骤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通过正念呼吸训练等方式保持平稳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影响手术效果。
4、生活安排术前8小时需严格禁食禁饮,防止麻醉相关风险。提前修剪指甲去除指甲油,避免影响术中血氧监测。练习床上排便,术后需卧床休息。安排家属陪同并预留至少3天住院时间。
5、物品携带准备宽松开襟衣物方便术后穿戴,携带吸管、湿巾等生活用品。病历资料、既往检查报告需整理齐全。备好医保卡、身份证等证件办理入院手续。特殊药物需标注用法并告知医护人员。
术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低盐低脂易消化为主,少量多餐。遵医嘱规范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出现胸痛、穿刺处出血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有助于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