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心绞痛可通过立即停止活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吸氧、调整体位、拨打急救电话等方式处理。心绞痛通常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情绪激动、体力活动过度、寒冷刺激、暴饮暴食等原因引起。
1、立即停止活动突发心绞痛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保持安静状态。任何体力活动都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脏负担。建议选择坐位或半卧位休息,避免平躺以免增加回心血量。同时解开衣领、腰带等紧束物品,确保呼吸通畅。
2、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急救药物,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将药片置于舌下含服,避免吞服影响吸收速度。用药后需监测血压变化,防止低血压发生。若5分钟后症状未缓解可重复给药,但连续使用不超过3次。
3、吸氧治疗有条件时可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控制在2-4升/分钟。吸氧能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肌缺氧状态。使用鼻导管吸氧时需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面色及呼吸频率变化。持续吸氧直至疼痛完全缓解或医护人员到达。
4、调整舒适体位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通常以坐位双脚下垂为宜。该体位能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避免强迫患者平卧,可能加重呼吸困难。若出现意识丧失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直至专业急救人员接手。
5、紧急医疗求助首次发作、持续超过15分钟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心绞痛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先兆,延误治疗会导致心肌不可逆损伤。准确描述症状发作时间、程度和用药情况,保持电话畅通等待救援。
心绞痛患者日常需避免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少食多餐避免过饱。遵医嘱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等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彩超。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并告知家属存放位置,参加心脏康复训练改善心血管功能。出现胸痛频率增加或程度加重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突发性耳聋可通过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及高压氧治疗等方式干预。
老年突发性耳聋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血管痉挛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单侧听力骤降、耳鸣、耳闷胀感等症状。改善微循环常用药物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可扩张血管促进内耳供血。营养神经治疗常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有助于修复受损听神经。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能减轻内耳炎症反应。高压氧治疗通过提高血氧分压改善内耳缺氧状态。部分患者需联合多种疗法,如药物配合高压氧舱治疗。
建议患者避免噪音刺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发病后72小时内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