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的症状主要有咽部异物感、咽干咽痒、刺激性咳嗽、咽部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等。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多与长期用嗓过度、胃食管反流、鼻腔疾病等因素有关。
1、咽部异物感患者常感觉咽喉有黏着感或梗阻感,吞咽时尤为明显,但进食不受影响。这种异物感可能因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黏膜炎症刺激导致,晨起时症状可能加重。部分患者会频繁做吞咽动作试图缓解不适。
2、咽干咽痒咽喉干燥感是典型表现,可能伴随轻微灼热感或蚁行感,尤其在干燥环境或长时间说话后加重。咽痒常引发阵发性干咳,夜间平卧时可能因分泌物倒流刺激而加剧。保持环境湿度有助于缓解症状。
3、刺激性咳嗽多为无痰干咳或咳出少量白色黏痰,咳嗽发作与咽部敏感度增加有关。冷空气、烟雾或辛辣食物刺激可诱发咳嗽,咳嗽后咽部不适感可能暂时减轻但很快复发。需注意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鉴别。
4、咽部充血肿胀检查可见咽后壁黏膜呈暗红色充血,淋巴滤泡颗粒状增生,严重时咽侧索可能肥厚。急性发作期充血更明显,可能伴随咽痛。长期炎症可导致黏膜萎缩变薄,表面出现干燥痂皮。
5、分泌物增多晨起时常需咳出黏稠分泌物,可能带有异味。分泌物倒流至喉部可能引起声嘶或清嗓动作。胃酸反流患者夜间分泌物可能增多,仰卧位时症状加重。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
慢性咽炎患者应避免吸烟饮酒、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用嗓适度。反流性咽炎需控制晚餐进食量并抬高床头。合并鼻窦炎或过敏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吞咽困难、痰中带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日常可饮用温蜂蜜水或含服润喉片缓解不适,但不宜长期依赖药物。
肥厚性慢性咽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
肥厚性慢性咽炎可能与长期吸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胃酸反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咽干咽痒、刺激性咳嗽等症状。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西地碘含片、咽炎片等,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症状。物理治疗包括超声雾化吸入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促进黏膜修复。生活方式调整需戒烟限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减少咽部刺激。
日常应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过度用嗓,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