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撞伤后形成的包块通常可通过冷敷、热敷、药物外敷、按摩和观察处理等方式消肿。头部包块多由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局部淤血肿胀引起,轻微撞击一般无须特殊治疗。
1、冷敷撞击后24小时内建议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患处。低温能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每次冷敷15分钟左右,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需用干净毛巾包裹防止冻伤。婴幼儿及皮肤敏感者冷敷时间可缩短至10分钟。
2、热敷受伤24小时后可改用温热毛巾外敷。热力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吸收,每日3次每次20分钟为宜。温度控制在40℃左右,避免烫伤。若包块伴随皮肤破损则禁用热敷。
3、药物外敷遵医嘱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或肝素钠乳膏等外用药物,有助于消散血肿。中药制剂如跌打万花油也可适量涂抹,但皮肤过敏者慎用。药物涂抹前需清洁患处,每日2次薄层均匀覆盖。
4、按摩淤青形成48小时后可轻柔按摩包块周围。以指腹顺时针打圈按压,力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准,每次5分钟每日2次。注意避开眼球、太阳穴等敏感区域,婴幼儿不建议自行按摩。
5、观察处理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包块持续增大或3天未消退需就医排查颅骨骨折。睡眠时垫高头部有助于减轻肿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二次碰撞。
日常应注意保持伤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挤压包块。饮食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的鱼肉蛋奶,促进组织修复。若伴随头痛头晕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视物模糊、肢体无力等神经系统表现,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儿童患者家长需特别注意其精神状态变化,夜间应唤醒观察意识是否清醒。
鼻子肿了可通过冷敷、药物治疗、抬高头部等方式快速消肿。
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充血,适合外伤或过敏引起的肿胀,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鼻部5-1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药物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地奈德乳膏、氯雷他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地奈德乳膏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导致的肿胀,氯雷他定片缓解过敏反应,布洛芬缓释胶囊针对炎症性肿胀。睡觉时抬高头部15-30度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晨起后的组织水肿。若肿胀伴随发热、剧烈疼痛或持续超过3天,需排查鼻窦炎、蜂窝组织炎等疾病。
肿胀期间避免用力擤鼻或挤压患处,保持饮食清淡并暂停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