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患者优先选择经直肠超声检查。检查方式主要有经腹部超声、经直肠超声、残余尿测定、尿流率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
1、经腹部超声:
通过腹部体表进行扫查,操作简便无创,可初步评估前列腺体积和形态。但受肠道气体干扰较大,对前列腺内部结构显示清晰度有限,适用于初步筛查或无法耐受经直肠检查的患者。
2、经直肠超声:
将探头置入直肠近距离观察前列腺,图像分辨率高,能准确测量前列腺体积、判断增生部位。可清晰显示前列腺内部结构变化,是诊断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但检查过程可能引起轻微不适。
3、残余尿测定:
通过超声测量排尿后膀胱内残余尿量,可客观评估下尿路梗阻程度。残余尿量超过50毫升提示排尿功能受损,超过200毫升需警惕尿潴留风险。
4、尿流率检查:
采用尿流计记录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等参数,能定量反映排尿功能状态。最大尿流率小于10毫升/秒提示明显梗阻,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5、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
通过血液检测PSA水平,有助于鉴别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但需注意PSA升高也可能由前列腺炎、直肠指检等因素引起,需结合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日常应注意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规律排空膀胱防止尿潴留。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精摄入,适量食用南瓜籽、西红柿等富含锌和番茄红素的食物。保持适度运动如提肛训练,有助于改善盆底肌肉功能。夜间饮水控制在200毫升以内,可减少起夜次数。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前列腺变化,出现急性尿潴留需立即就医。
前列腺增生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症状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
前列腺增生患者出现明显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影响生活质量时通常需要治疗。合并反复尿路感染、膀胱结石、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时必须接受治疗。急性尿潴留或肉眼血尿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处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超过7分或最大尿流率小于10毫升/秒提示需要干预。
无明显症状的轻度前列腺增生可暂不治疗但需定期随访。残余尿量超过50毫升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持续升高应考虑治疗。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患者需评估手术风险。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时需调整方案。前列腺体积超过30毫升且持续增长者建议积极干预。
日常应避免久坐和憋尿,限制酒精及辛辣食物摄入,保持规律排尿习惯。症状加重时及时复查泌尿系统超声和尿流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