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应挂消化内科或肝病科,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肝硬化是慢性肝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治疗需针对病因进行药物干预、生活方式调整及并发症管理。
1、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需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干扰素等,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用药,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指标。
2、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需严格戒酒,同时补充维生素B族和叶酸,改善营养不良状态,必要时使用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素等。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硬化需控制体重,通过低脂低糖饮食和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瑜伽改善代谢,必要时使用二甲双胍或维生素E辅助治疗。
4、肝硬化并发症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等需针对性治疗,腹水患者需限盐利尿,静脉曲张患者可使用普萘洛尔预防出血,肝性脑病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使用乳果糖调节肠道菌群。
5、终末期肝硬化患者可考虑肝移植,术前需评估身体状况,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肝硬化患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甲胎蛋白等指标,早期发现肝癌等并发症,同时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