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正确复苏程序主要包括判断意识、呼救求助、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五个关键步骤。
1、判断意识:
首先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唤,观察是否有反应。若患者无应答且无正常呼吸,需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流程。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避免延误抢救时机。
2、呼救求助:
确认患者无意识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获取自动体外除颤器。若现场有他人,应分工协作,一人实施抢救另一人联系医疗救援。呼救时需清晰说明事发地点和患者状况。
3、胸外按压:
将患者仰卧于硬质平面,施救者跪于患者一侧,双手重叠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垂直下压5-6厘米,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按压中断时间不超过10秒。
4、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一手置于前额下压,另一手食指中指抬起下颌骨。清除口腔可见异物,保持气道通畅。怀疑颈椎损伤时采用推举下颌法。
5、人工呼吸:
捏住患者鼻孔,施救者正常吸气后包紧患者口唇缓慢吹气1秒,观察胸廓起伏。每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使用防护面罩可降低感染风险。
实施心肺复苏时需持续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循环。抢救过程中注意环境安全,避免移动患者颈部。日常应定期参加急救培训,掌握正确手法。公共场所建议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心脏骤停4分钟内使用可显著提高生存率。抢救后患者仍需送医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和病因治疗。
结膜炎停用氟米龙后复发通常与药物依赖、炎症未彻底控制、免疫反应异常、继发感染及用药不规范等因素有关。可通过逐步减药、联合抗炎治疗、免疫调节、抗感染处理及规范用药等方式改善。
1、药物依赖:
长期使用氟米龙可能抑制局部免疫反应,突然停药会导致炎症反弹。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阶梯式减量法,如从每日4次逐渐减少至每周2次,同时配合非甾体抗炎滴眼液过渡。
2、炎症未控:
原发病因如过敏性或病毒性结膜炎未根治时,停药易复发。需针对病因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可联合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病毒性结膜炎可加更昔洛韦凝胶。
3、免疫异常:
部分患者存在Th2型免疫应答亢进,表现为眼表IgE水平升高。可尝试短期使用环孢素A滴眼液调节免疫,同时监测眼压变化。
4、继发感染:
激素使用可能诱发真菌或细菌感染。复发时需进行结膜刮片检查,确诊后选用相应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性感染可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5、用药不当:
自行增减药量或未按疗程用药会影响疗效。建议建立用药日记,严格遵循医嘱,配合人工泪液缓解停药初期干眼症状。
日常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及佩戴隐形眼镜。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40%-60%湿度。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每周热敷眼睑2-3次促进睑板腺分泌。若复发伴随视力下降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就诊,排除角膜炎等并发症。运动选择游泳等低尘环境项目,注意泳镜密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