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需通过血糖水平、酮体检测、血渗透压等指标鉴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酮体阳性、代谢性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则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渗透压、无明显酮症为特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糖通常超过13.9mmol/L,尿酮体强阳性,动脉血pH值低于7.3,常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快等酮症症状。发病机制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相关,导致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治疗需快速补液纠正脱水,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控制血糖,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高渗性昏迷患者血糖多超过33.3mmol/L,血渗透压超过320mOsm/L,但酮体阴性或弱阳性,无明显酸中毒表现。常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以严重脱水、神经精神症状为主。治疗重点为积极补液降低血渗透压,胰岛素治疗需更谨慎,同时需防治脑水肿等并发症。
两种并发症均可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出现多饮多尿加重、意识障碍等症状时,应立即监测血糖并就医。日常需规律监测血糖,合理使用降糖药物,避免感染、外伤等诱因,保持足量饮水。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时更需警惕脱水风险,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住院一般需要3-7天,具体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及个体代谢能力有关。
轻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若未合并严重感染或器官功能损害,经胰岛素静脉输注、补液及电解质调整后,血糖与酮体水平可在3-5天内逐步恢复稳定。此时住院周期相对较短,重点在于纠正代谢紊乱并调整降糖方案。中度患者伴随明显脱水或轻度意识障碍时,需延长监测周期至5-7天,确保酮体完全清除并预防反跳性酸中毒。部分重症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或休克,可能需7天以上综合治疗,包括血流动力学支持与感染控制。住院期间需动态监测血糖、血酮、血气分析及电解质,直至代谢指标连续24小时维持正常范围。
建议患者出院后严格遵循医嘱调整胰岛素用量,每日监测血糖与酮体,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出现多饮多尿加重或呼吸深快等症状时需立即复诊,预防酮症酸中毒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