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气的中药主要有鹿茸、肉苁蓉、巴戟天、杜仲、淫羊藿等。这些中药具有温补肾阳、强筋健骨等功效,适用于阳气不足引起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但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
一、鹿茸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幼角,性温味甘咸,归肾肝经。鹿茸能壮肾阳、益精血,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导致的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现代研究表明其含多种氨基酸及生长因子,可改善机体代谢功能。使用时可配伍人参、枸杞增强补益效果,但阴虚火旺者禁用。
二、肉苁蓉肉苁蓉是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干燥带鳞叶肉质茎,素有沙漠人参之称。其性温味甘咸,主治肾阳虚衰引起的男子阳痿、女子不孕,以及老年肠燥便秘。该药含苯乙醇苷类成分,具有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作用。煎服常用量6-12克,大便溏泄者慎用。
三、巴戟天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归肾肝经,具有补肾助阳、祛风除湿之效。适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兼有关节疼痛者尤宜。药理显示其多糖成分可增强免疫力。临床常与杜仲、续断配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但湿热体质者不宜单独使用。
四、杜仲杜仲是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性温味甘微辛,能补肝肾、强筋骨。对于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痛、胎动不安有良效,含杜仲胶等成分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传统用法需盐炙以增强入肾效果,每日煎服用量10-15克,低血压患者应减量使用。
五、淫羊藿淫羊藿是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的地上部分,又名仙灵脾,归肾肝经。主要治疗肾阳虚衰所致的阳痿遗精、筋骨痿软,其黄酮类成分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现代用于更年期综合征调理,常与当归、知母配伍,但阴虚阳亢者忌服,服药期间忌食萝卜。
服用补阳中药期间需注意作息规律,避免熬夜耗伤阳气。冬季可适当食用羊肉、韭菜等温补食物,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出现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时应暂停用药,并及时咨询中医师调整方剂。阳虚体质者平时应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夏季不过度贪凉饮冷,以固护人体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