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贫血可能由铁摄入不足、叶酸缺乏、维生素B12缺乏、慢性失血、妊娠期血液稀释等原因引起。孕期贫血通常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心悸、食欲减退等症状。
1、铁摄入不足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孕期铁需求量增加,若饮食中铁摄入不足,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可能与挑食、偏食、消化吸收功能减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指甲变脆、口角炎、异食癖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药物补充铁剂,同时适量进食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等富含铁的食物。
2、叶酸缺乏叶酸参与红细胞生成,孕期叶酸需求量增加,若补充不足可能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缺乏可能与饮食不均衡、烹饪方式不当、吸收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舌炎、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叶酸片、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多维元素片等药物补充叶酸,同时适量进食绿叶蔬菜、豆类、柑橘类水果等富含叶酸的食物。
3、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与叶酸协同参与红细胞生成,若缺乏可能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可能与长期素食、胃酸分泌减少、内因子缺乏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手足麻木、记忆力减退、平衡障碍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12片、甲钴胺片、腺苷钴胺片等药物补充维生素B12,同时适量进食鱼类、蛋类、乳制品等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
4、慢性失血孕期痔疮、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引起的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慢性失血可能与痔疮反复出血、胃黏膜损伤、寄生虫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黑便、血便、隐血试验阳性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痔疮可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化痔栓等药物,同时避免久坐久站,保持排便通畅。
5、妊娠期血液稀释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导致血液相对稀释,可能出现生理性贫血。妊娠期血液稀释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通常血红蛋白不低于100g/L时无须特殊处理。若血红蛋白低于100g/L,需排查其他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贫血类型选择相应治疗措施,同时注意均衡饮食,定期监测血常规。
孕期贫血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建议孕妇保持饮食均衡,适量增加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摄入,避免浓茶、咖啡等影响铁吸收的饮品。定期进行产检和血常规检查,发现贫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避免自行服用补血药物。适当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轻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贫血症状。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