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病人需注意控制蛋白质摄入、限制钠盐、监测水肿、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患者需通过综合管理延缓病情进展。
1、控制蛋白质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为0.8-1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瘦肉。过量蛋白质可能加重肾小球高滤过状态,但长期低蛋白饮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可搭配复方α-酮酸片补充必需氨基酸,同时监测血清白蛋白水平维持在30克/升以上。
2、限制钠盐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严重水肿期需进一步限制至2克以下,使用限盐勺量化。低盐饮食有助于减轻水钠潴留,改善高血压症状。烹饪时可选用葱姜蒜、柠檬汁等天然调味品替代食盐。
3、监测水肿每日晨起测量体重并记录,下肢水肿者需观察足踝凹陷程度。突发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或出现胸闷气促,提示可能存在急性肺水肿。卧床时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血钾水平。
4、预防感染因低蛋白血症和免疫抑制剂使用易继发感染,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时查血常规,疑似感染可经验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肾毒性较低的抗生素,严禁自行服用退烧药掩盖症状。
5、定期复查每1-3个月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脂等指标,服用激素者需同步监测血糖和骨密度。病情稳定期每年进行肾脏超声评估结构变化,使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时需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复查结果异常应及时调整他克莫司胶囊等药物剂量。
患者应保持每日尿量1500-2000毫升,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注意观察尿液泡沫增多、夜尿频繁等异常现象,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合并高血压者需规律服用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冬季注意保暖防止感冒诱发病情反复,出现严重水肿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立即就医。
肾病综合征患者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病情控制效果与基础肾功能状态及治疗及时性密切相关。多数患者经规范抗病毒及肾病管理后可有效缓解,但存在肾功能恶化风险需警惕。
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感染甲流后可能加重蛋白尿或诱发急性肾损伤。早期使用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缩短病程,同时需维持原有免疫抑制剂方案并密切监测尿蛋白、血肌酐。合并低蛋白血症时需调整抗病毒药物剂量,避免游离药物浓度过高。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有助于维持循环稳定,但须警惕容量负荷过重。
少数肾病综合征未控制或已存在肾功能不全者,感染甲流后易进展为重症流感。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快速进展的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多器官功能障碍。需在负压病房进行隔离治疗,必要时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清除炎症因子。糖皮质激素需调整为静脉冲击治疗,但会增加继发感染风险。
患者出院后应持续监测肾功能3个月,每2周复查尿常规及血生化。恢复期需保持每日尿量记录,出现水肿加重立即就诊。饮食采用优质低蛋白模式,每日摄入0.6-0.8g/kg蛋白质,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来源。疫苗接种需在病情稳定3个月后补种流感疫苗,接种前评估24小时尿蛋白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