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全科

ast/alt偏低的原因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刘爱华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嗜酸性细胞比率偏低是怎么回事

嗜酸性细胞比率偏低可能由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急性感染、库欣综合征、应激反应、骨髓抑制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用药、抗感染治疗、激素替代疗法、缓解压力、营养支持等方式改善。

1.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片、泼尼松片等药物会抑制骨髓中嗜酸性细胞的生成,导致外周血中嗜酸性细胞比率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向心性肥胖、血糖升高等库欣样表现。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调整激素用量,避免突然停药引发肾上腺危象,同时监测血压和电解质水平。

2. 急性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时机体会启动应激反应,促使中性粒细胞增多而相对降低嗜酸性细胞比率。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流感等疾病,伴随发热、咳嗽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奥司他韦胶囊等抗感染药物,感染控制后血象多可自行恢复。

3. 库欣综合征

内源性皮质醇分泌过多会抑制嗜酸性细胞分化,典型表现为满月脸、紫纹、高血压。需通过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确诊,治疗可采用酮康唑片抑制皮质醇合成,或经蝶窦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术后需长期监测皮质醇水平以防复发。

4. 应激反应

严重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使皮质醇分泌增加。患者可能出现心率增快、出汗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建议通过心理疏导、适度运动缓解压力,必要时短期使用阿普唑仑片改善焦虑状态。

5. 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或放射线损伤骨髓造血功能时,可导致全血细胞减少伴嗜酸性细胞比率降低。常见于使用环磷酰胺注射液等化疗方案的患者,需配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促进造血恢复,同时加强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等营养支持。

发现嗜酸性细胞比率持续偏低时应完善皮质醇水平检测、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等加重内分泌紊乱的行为,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反复感染等骨髓抑制征象。饮食上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B12的动物肝脏、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而非单纯依赖食补。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肝大 肠粘连 肝动脉瘤 皮样囊肿 鞘膜积液 挤压综合征 甲状腺结节 难治性癫痫 脑脊液鼻漏 甲胎蛋白异常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