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120到180毫米汞柱属于较严重的情况,需警惕高血压危象风险。正常血压应低于120/80毫米汞柱,当收缩压达到180毫米汞柱时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急性事件。
血压120到180毫米汞柱涵盖高血压1级至3级范围。收缩压120-139毫米汞柱为正常高值,140-159毫米汞柱属于1级高血压,160-179毫米汞柱为2级高血压,超过180毫米汞柱则达到3级高血压标准。3级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出血、急性左心衰等并发症概率显著增高,特别是当舒张压同时超过120毫米汞柱时,可能进展为高血压急症,需立即就医处理。长期处于该血压水平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速,引发靶器官损害,包括视网膜病变、肾功能不全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无症状性高血压,但血压180毫米汞柱时通常伴随头痛、视物模糊、胸闷等症状。妊娠期女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等特殊人群,即使血压未达180毫米汞柱也可能出现危急情况。某些继发性高血压如嗜铬细胞瘤发作时,血压可从正常值骤升至200毫米汞柱以上,这种情况属于医疗紧急事件。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避免高盐饮食和情绪激动。若多次测量血压超过160/100毫米汞柱,或伴随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日常应遵医嘱服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