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髓样癌在超声检查中通常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低回声结节,可能伴有微钙化、纵横比大于1、血流信号丰富及颈部淋巴结异常等特征。
1、低回声结节:
甲状腺髓样癌在超声图像上多呈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回声结节,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形成明显对比。低回声特性与肿瘤细胞排列密集、间质成分较少有关,这种表现有助于与其他类型甲状腺结节进行初步鉴别。
2、微钙化点:
约60%-70%的病例可见点状强回声微钙化,直径多小于2毫米。这些微钙化是砂粒体或肿瘤细胞坏死后的钙盐沉积所致,在超声图像上呈现为闪烁样亮点,对恶性判断具有较高特异性。
3、纵横比异常:
结节前后径与横径比值常大于1,表现为"直立生长"形态。这种生长方式突破正常滤泡结构排列,反映肿瘤侵袭性生长特性,是超声判断恶性的重要形态学指标之一。
4、丰富血流信号: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增多,呈"火海征"或"穿支血管"表现。这与肿瘤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刺激新生血管形成有关,血流阻力指数多高于0.7。
5、淋巴结转移征象:
约50%初诊病例可见颈部淋巴结异常,表现为淋巴结门结构消失、皮质增厚、微钙化或囊性变。转移淋巴结多位于同侧VI区,部分可伴有特征性的高回声团块。
日常饮食应注意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适量食用海产品补充锌、硒等微量元素,避免高碘饮食刺激。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术后患者需定期监测降钙素和癌胚抗原水平。超声检查发现可疑结节时应及时进行细针穿刺活检确诊,遗传性病例建议家系基因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