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通过及时规范治疗通常可以控制病情并改善预后,但坏死的心肌细胞无法再生。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治疗关键在于尽早开通血管、减少心肌损伤。
急性期通过溶栓或介入手术恢复血流后,多数患者症状可缓解,心脏功能部分恢复。规范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等,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心脏康复训练结合饮食管理可提高运动耐量,定期随访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
部分患者因就诊延迟或血管病变严重,可能遗留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大面积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者预后较差,需植入心室辅助装置或考虑心脏移植。再梗死风险持续存在,需终身服药控制危险因素。
患者应严格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血压血糖。出现胸闷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遵医嘱长期服用二级预防药物,避免擅自停药。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冠脉CT评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