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可通过禁食、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胃出血通常由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药物损伤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出血患者需要暂时禁食,避免食物刺激胃黏膜加重出血。出血停止后可以逐渐恢复饮食,从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藕粉等,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和软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胃出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使用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胃黏膜,使用血凝酶注射液止血。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使用生长抑素注射液降低门静脉压力。
3、内镜治疗内镜下止血是治疗胃出血的重要手段,可通过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电凝、钛夹夹闭等方式止血。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行内镜下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治疗。内镜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是多数胃出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4、介入治疗对于内镜治疗无效的胃出血患者,可考虑介入治疗。通过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可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止血。介入治疗创伤较小,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5、手术治疗对于出血量大、内镜和介入治疗无效的胃出血患者,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胃大部切除术、胃溃疡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等。手术治疗创伤较大,但止血效果确切,适用于病情危重的患者。
胃出血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恢复期饮食应细嚼慢咽,少食多餐,避免过硬、过热、过冷的食物。戒烟戒酒,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如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