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可通过穿戴矫形鞋垫、足部肌肉锻炼、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扁平足可能与遗传、足部外伤、肌腱损伤、关节炎、神经肌肉疾病等因素有关。
1、穿戴矫形鞋垫定制矫形鞋垫能支撑足弓,减轻足底筋膜压力,适合轻度扁平足患者。选择硬度适中的材质,避免长时间行走时足部疲劳。儿童建议每半年更换一次以适应足部发育变化。
2、足部肌肉锻炼用脚趾抓毛巾、踮脚尖行走等动作可增强胫骨后肌力量。每天重复进行3组,每组15次。水中行走训练能减少关节负荷,适合体重超标者。
3、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可缓解足底筋膜炎疼痛,冲击波治疗能促进肌腱修复。每周2-3次,配合冰敷可减轻运动后肿胀。夜间使用足部固定支具维持足弓形态。
4、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跟腱炎患者可能需要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禁止自行长期服用镇痛药物。
5、手术治疗重度扁平足伴关节畸形需行距下关节制动术或跟骨截骨术。术后需石膏固定4-6周,3个月内避免负重。儿童手术需在骨骼发育成熟后进行。
日常应选择鞋帮稳固的运动鞋,避免赤足行走。控制体重可减少足部负荷,游泳等非负重运动更适合扁平足患者。每年进行足弓形态评估,青少年建议在生长发育期持续监测。出现持续疼痛或步态异常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