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胆囊结石不一定要手术,需根据结石大小、症状及并发症风险综合评估。
胆囊结石较小且无临床症状时,通常无须手术干预,可通过定期超声监测、低脂饮食、规律进食等方式管理。这类结石可能长期静止,较少引发胆绞痛或胆囊炎。若结石直径超过10毫米或合并胆囊壁增厚,医生可能建议预防性切除以防癌变风险。对于偶发轻微腹痛的患者,可尝试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等溶石药物,但需注意药物仅对胆固醇性结石有效。
当结石引发反复胆绞痛、急性胆囊炎、胆管梗阻或胰腺炎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案。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可能需先抗感染治疗,再行手术。合并胆总管结石者,可能需联合内镜取石。糖尿病患者或胆囊钙化患者因并发症风险高,通常建议尽早手术。
日常需避免高脂饮食,规律三餐,出现持续腹痛、黄疸或发热应及时就医。
胆囊结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胆宁片、消炎利胆片等药物。
胆囊结石可能与胆汁成分改变、胆道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熊去氧胆酸胶囊能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促进结石溶解,适用于胆固醇性结石。胆宁片具有清热化湿、疏肝利胆的功效,可缓解胆绞痛症状。消炎利胆片能减轻胆道炎症反应,改善胆汁淤积状态。上述药物需严格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