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发烧可能与术后炎症反应、细菌感染、创口愈合异常等因素有关。拔牙属于有创操作,术后可能出现短暂低热,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不退需警惕感染风险。
1、术后炎症反应拔牙过程中牙周组织受到机械性损伤,机体释放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可能引起低热。通常表现为体温37.5-38℃,伴随轻微牙龈肿胀,24-48小时内可自行缓解。建议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含漱。
2、细菌感染口腔厌氧菌通过创口侵入可能导致感染性发热,常见于拔智齿等复杂操作后。症状包括体温超过38.5℃、创口剧烈疼痛、脓性分泌物等。需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医生可能开具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
3、干槽症拔牙窝血凝块脱落导致的骨面暴露可能引发剧烈疼痛和发热,多发生在术后3-5天。需由医生清创后使用碘仿纱条填塞,配合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4、全身因素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拔牙后更易出现发热。这类人群术前应控制血糖,术后可预防性使用罗红霉素胶囊,出现发热需立即复查。
5、其他并发症罕见情况下可能因器械消毒不彻底导致交叉感染,或引发颌面部间隙感染。表现为高热伴张口受限,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严重者需切开引流。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术后48小时可开始轻柔漱口,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帮助清洁。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或面部肿胀时应立即就诊,避免自行服用退烧药掩盖病情。恢复期间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促进创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