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通常无须立刻服用止咳药,需根据病因决定是否用药。咳嗽可能是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异物吸入、胃食管反流、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建议先明确病因再遵医嘱治疗。
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咳嗽最常见的原因,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引发咽喉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此时咳嗽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过早使用止咳药可能抑制排痰。过敏反应可能导致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为阵发性干咳,需使用抗组胺药物而非单纯止咳。异物吸入时咳嗽属于保护性反射,强行止咳可能加重气道阻塞。胃食管反流刺激咽喉部也会引发咳嗽,需通过抑酸治疗改善症状。干燥空气、烟雾等环境刺激引起的短暂咳嗽,通过加湿、通风等措施即可缓解。
若咳嗽伴随发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精神萎靡或咳血等情况,可能提示肺炎、百日咳等严重疾病。持续4周以上的慢性咳嗽需排查哮喘、结核等病因。2岁以下婴幼儿咳嗽伴犬吠样声音需警惕喉炎,夜间加重的咳嗽可能为变异型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现咳嗽可能提示心力衰竭,免疫缺陷儿童反复咳嗽需考虑特殊感染。
日常护理可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冷空气及二手烟。1岁以上儿童可少量饮用温蜂蜜水缓解夜间干咳,6个月以下婴儿建议增加母乳喂养频次。咳嗽期间应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家长需记录咳嗽发作时间、频率及伴随症状,就医时提供详细病史。未经医生指导不要自行使用右美沙芬、可待因等中枢性镇咳药,尤其禁止给4岁以下儿童服用含麻黄碱的复方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