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急救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让患者保持静止、服用硝酸甘油或嚼服阿司匹林。心肌梗死急救方法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嚼服阿司匹林、心肺复苏、避免自行移动。
1、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环境,解开紧身衣物,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若患者意识丧失且无呼吸,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避免给患者喂食或饮水,以免误吸导致窒息。
2、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若患者确诊冠心病且随身携带该药,可舌下含服1片,5分钟后未缓解可重复1次。血压低于90/60mmHg或24小时内服用过西地那非等药物者禁用。
3、嚼服阿司匹林非肠溶型阿司匹林300毫克嚼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扩大。对阿司匹林过敏、近期消化道出血或严重肝病患者不宜使用。服药后需记录时间并告知后续接诊
4、心肺复苏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施救者应以100-120次/分钟频率按压胸骨中下段,深度5-6厘米。未经培训者可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直至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5、避免自行移动任何体力活动都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病情。应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自觉舒适的体位,等待专业救护。禁止驾车送医,避免转运途中病情恶化失去抢救机会。
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需长期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定期陪同患者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突发胸痛持续15分钟不缓解时,须立即启动急救流程,黄金救治时间为发病后120分钟内。
急性中毒可通过脱离毒源、清除毒物、使用解毒剂、对症支持治疗、血液净化等方式急救。急性中毒通常由误食有毒物质、吸入有毒气体、皮肤接触毒物、药物过量、职业暴露等原因引起。
1、脱离毒源立即将患者转移至安全环境,避免继续接触毒物。若为气体中毒需迅速开窗通风,皮肤接触毒物时应脱去污染衣物并用大量清水冲洗。注意施救者需做好自身防护,避免二次中毒。常见于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情况。
2、清除毒物经口中毒者若意识清醒,可饮用300-500毫升温水后催吐,但强酸强碱中毒禁止催吐。洗胃应在中毒后6小时内进行,可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活性炭适用于多数有机毒物吸附,常用剂量为50克混悬液口服。皮肤接触毒物需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
3、使用解毒剂根据毒物类型选择特异性解毒剂,如阿托品用于有机磷中毒,纳洛酮用于阿片类药物过量,乙酰胺用于甲醇中毒。解毒剂需早期足量使用,但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常见解毒剂还包括二巯丙醇、亚甲蓝等。
4、对症支持治疗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纠正休克可静脉补液并使用多巴胺注射液。心律失常者需心电监护,抽搐发作可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急性肾损伤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5、血液净化重度中毒可考虑血液灌流或血浆置换,尤其适用于长效巴比妥类、毒蕈碱等中毒。血液透析对甲醇、乙二醇等小分子毒物清除效果较好。进行血液净化前需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发生急性中毒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准确告知毒物种类和接触时间。转运途中保持患者侧卧位防止误吸,记录呕吐物及排泄物的性状。康复期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逐步恢复清淡饮食并保证充足休息。接触有毒物质的职业人群应做好个人防护,家庭需妥善存放药品及化学品。